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尤其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1076万人,大学生"就业难"这将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思路】
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群体中一个庞大的人群不容忽视,要积极面对,有效解决。
大学生"就业难"背后有着其特定原因。
其一,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创下两个历史新高,这无疑加大了就业竞争,导致"就业难"。
其二,受Yi情影响经济下行。从2019年末以来,新冠疫情大肆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作为吸纳大量劳动力的许多中小微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艰难维持;同时,互联网大厂裁员,双减政策落实,市场能提供的岗位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大量的就业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得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首先,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扶持。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税费减免、一次性补贴等,增强市场主体岗位供给能力;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要提供创业补贴、场地支持和贷款担保,用"政策礼包"鼓励各方主体积极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
其次,高校抓好就业教育和能力培训。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和选岗培训,让学生想就业;另一方面,高校党政负责人要充分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加强校企合作,为本校学生争取更多就业资源,让学生能就业。
最后,学生个人要转变就业观念。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互联网+衍生的新职业、新业态也为年轻人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个人要抓住时代机遇到祖国发展的蓝图中建功立业。
我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企业、高校的积极参与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让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民生保障。


课程及政策咨询请拨打电话13335657309或扫二维码

























专注公职类面试辅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