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时事新闻
1.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应出席代表2953人,出席2895人,缺席58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栗战书在报告中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履职尽责、积极作为,为推动重大工作部署、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栗战书在报告中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制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13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8件,正在审议的法律案23件;听取审议35个报告,检查1个决定和6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2次,开展专题调研6项,作出决议1项;决定批准或加入条约7项;审议通过39个任免案,依法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59人次。
2.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8日上午举行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12名委员作大会发言。会议在全国政协机关设主会场,在委员驻地设分会场。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到会听取发言。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线参加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奇葆、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邵鸿、高云龙出席会议。
会议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主持。
吕红兵委员发言说,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应该走进千家万户,政协委员中的法律工作者应当好宣传法律的先进。宣讲民法典,要将"权利"贯穿始终,创新方法,以案说法、以例释典,努力让百姓养成民法思维,提升法律意识,共建法治社会。
曹卫星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说,必须走土地资源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新路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创新土地资源供给与管理方式,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快智慧国土平台建设,全力提升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3.牢记嘱托跟党走巾帼奋斗新征程
3月8日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时,专门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同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并希望广大妇女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总书记的亲切问候和殷切期望在广大女同胞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会不负嘱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听到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和积极鼓励,从正在参加两会的女代表委员到持续奋战在各个领域的一线工作者,无不感受到温暖与振奋。
4.港澳代表委员:培育家国情怀落实"爱国者治港"
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再次突显继续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决心。港澳代表委员指出,对于香港社会而言,特别要培育年轻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未来更好地贡献国家和香港社会。
港澳代表委员指出,让香港的管治权真正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培养香港年轻人增强对国家意识和国民身份的认同,至关重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自豪感,才能够让"一国两制"后继有人。
5.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进行统一审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8日晚召开全体会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进行统一审议。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日程安排,3月8日上午,各代表团对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完善全国人大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全过程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举措。
两个修正草案较好地吸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框架合理、逻辑严谨、内容充实,已经比较成熟。
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将向大会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两个修改决定草案,由主席团决定将修改决定草案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6.国新办发布会: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3月8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相关内容。《纲要草案》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十四五"阶段性任务,设置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20个主要指标。既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充分衔接,又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使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纲要草案》在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此外,在设定目标值时坚持科学合理。例如,没有设置GDP增长具体量化目标,而是改为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这种表述方式在五年规划史上还是首次。为应对不确定性留有空间,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7.农发行投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贷款726亿
今年1—2月,农发行围绕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投放相关贷款726.2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160.48亿元。重点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并推动项目、资源向832个脱贫摘帽县等重点区域倾斜。
二、国际时事新闻
1.多国人士: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惠及世界
多国人士表示,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展现出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这不仅有助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将惠及世界。
海外人士指出,中国将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期待中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将对全球经济复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数千人举行游行示威
7日,数千人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举行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去年美国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肖万暴力执法致死。2020年5月,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被捕时被肖万用膝盖顶住近9分钟后死亡,事件在全美引发长时间、大规模反对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执法的示威活动。该案件将于8日开始审理,涉事警察肖万面临二级谋杀罪和过失杀人罪的指控。
三、地方时事新闻
1.安徽"万亿合肥"加速汇入"大虹桥"发展赛道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大虹桥"跃升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吸睛热词。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党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
"大虹桥"区域由"一核两带"构成,建设主体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大虹桥"将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并且,"不只是上海的虹桥,更要成为长三角的虹桥、全国的虹桥、世界的虹桥"。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的功能布局,把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区域划入大虹桥区域,背靠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内部、长三角与全国、全球的要素流通都将在这里发挥关键作用。
尽管合肥并不在"一核两带"中,但被正式纳入"大虹桥"蓝图,并在方案中被"直接点名":支持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长三角企业提供便利金融服务;规划研究合马连接江苏南沿江城际等铁路,加快打造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轨道交通圈……
中国经济版图中,长三角城市群的8座万亿GDP之城"群星闪耀",身为其中之一,合肥厚积薄发的成就备受瞩目:15年左右的时间,GDP从千亿攀升至万亿,跻身全国城市20强;和北京、上海、深圳同为国家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建成国家大科学装置排名全国第一……
但犹如硬币的两面,长三角城市群强者如林,各大城市都在计划通过"大虹桥"直接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提升城市能级。激烈的竞争之下,从长三角"旁听生"转为"正式生"的合肥,要做的努力和奋斗的空间也将是全方位的,需要围绕新机遇更好地谋篇布局。
2.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全面复工
这两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陆续复工,冬奥村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目前进入外部安装的收尾工作,预计5月30日将全部完工,交给奥体中心验收。
3.河北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全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农村承包地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保障农民权益、坚持放活土地经营权、坚持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实施意见提出,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以各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为起点,承包期再延长30年,承包地到期后由农户继续承包,已颁发的土地承包权利证书,在新的承包期继续有效且不变不换,证书记载的承包期限届时作统一变更。对个别调地的,在合同、登记簿和证书上作相应变更处理。
充分运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农户采取土地转包、出租、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探索形成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机制和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促进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依托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数据库信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金融新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务。依托承包地确权地块信息,推进投保可视化信息管理,降低保险监督成本,提高农业保险精准度。
四、历史上的今天
1.1978年3月9日中国科技大学开办少年班
1978年3月9日,中国科大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招收了700多名学生,其中包括破格选拔的20名少年。中国科大这次破格录取的少年,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11岁。
在招生工作中,招生工作人员通过群众推荐和实地了解,发现了一批成绩优秀、年龄仅13、14岁的中小学生,他们大都未能参加统一的高考。中国科大的教师们奔赴上海、长沙、沈阳、福州、扬州等地,对这些少年逐个地进行多次笔试和口试,再经过体检等,才挑选了这批少年大学生。
这批富有刻苦自学和勇于攻关精神的少年被录取后,科技大学专门为他们开设了一个少年班,并为他们编写了专门教材,除配备业务较强的教师外,还配备了一位政治、业务都较强的女教师担任班主任,从政治思想和生活上教育、关心这些学生。
2.1997年3月9日日全食与彗星同时在漠河出现
1997年3月9日9时零7分40秒至9分30秒,黑龙江省漠河县境内发生日全食的罕见天象。在瞬间出现的黑色天幕上,海尔·波普慧星若隐若现。8万多漠河居民和3000多位中外专家及天文爱好者,现场感受了这一宇宙壮景。
日全食是月球运行到日、地中间,挡住阳光而出现的罕见现象。本次日全食发生于俄罗斯斯比克以北,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扫过蒙古、我国漠河,最后结束于北冰洋。日食带上唯一城市漠河,由于基础条件好、太阳高度角适中,成为世界最佳观测点。同时,每日晨昏才匆匆一现的海尔·波普慧星也已升至天顶仰视可见。
我国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与2400年回归一次的海尔·波普慧星相遇——这次"世纪幽会"引起了中外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极大兴趣。在从今天8时02分34秒日食初亏,到10时19分45秒复原的过程中,科学工作者们用光学、无线电等手段收集到大量数据。
3.1945年3月9日日本东京大轰炸
1944年11月一1945年8月,美国空军对日本98座城市实行战略轰炸,共出动B一29轰炸机3.3万架次,投弹16万吨,炸死23万人,炸伤35万人,全日本24%的房屋变成废墟,1600架飞机被摧毁,1650艘船舰被击沉击伤。东京是受常规******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最多的城市。仅1945年的三次轰炸就死亡14万人,焚毁全城50%以上的房屋,使l00多万人无家可归。
1945年3月9日夜间,334架B一29从关岛直扑东京,实行轮番扫地式的轰炸,投下2000余吨*********,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26.7万幢建筑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烧死83793人(实际死亡可能超过9万人),超过1923年9月1日东京大地震的死亡数(7.3万人);另有10万人被烧成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
点击进入>>【2021年3月9日】时政每日小测验


课程及政策咨询请拨打电话13335657309或扫二维码

























专注公职类面试辅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