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时事新闻
1.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他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等7位科学家代表先后发言,他们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同发言的每一位科学家都进行了交流,深入探讨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和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问题。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作了很好的发言,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
2.李克强出席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
1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
李克强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之举。近些年放、管、服三管齐下,推动市场主体和就业大幅增加、双创蓬勃发展,催生新业态快速成长,经济韧性和动力增强。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并重实施宏观政策和"放管服"改革,稳住经济基本盘,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李克强说,用"放管服"改革办法提高宏观政策实施的时效性精准性,是今年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举措。要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减税降费等,创新信贷模式,破除不合理就业限制,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提供支撑。
3.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建议"协商议政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辩证看待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政策举措,培育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11位委员围绕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研发、资金保障、政策支持、人才支撑等建言资政。35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环境、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科技创新型企业仍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成果转化难、融资渠道窄、人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委员们建议,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完善"企业界出题、科研界答题"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坚持开放合作与安全发展并重,鼓励企业在遵守国际通行规则的基础上开展全球创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11日在京召开。这是2019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该法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执法检查组将赴北京、黑龙江、上海、湖南、广东、四川等6个省(市)开展实地检查,同时委托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海南、贵州、甘肃等8个省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执法检查组将着重了解和掌握法律实施中的难点和问题,特别是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5.全国部署实施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
记者9月12日从公安部了解到,全国将再选取30条国道省道作为全国安全文明示范路,重点对货车超载违法、电动自行车逆行等易发高发的违法行为集中查处,并不断加强公路安全基础条件的建设。
6.《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12日发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并进行授牌。全国680个乡村榜上有名,各地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强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支持。
7.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成立
9月12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上海共同成立了"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联盟将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促进区域旅游消费交流互动等。
8.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决赛在京落幕
9月12日,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决赛在北京落幕。大赛共收到海内外2000余个优质项目参赛,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100个获奖项目共赢得北京市提供的8000万元资金,优胜项目可获得投资机构直接投资,以及北京市提供的项目落地服务等全方面支持。
二、国际时事新闻
1.联合国大会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决议
联合国大会11日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决议称,开展国际合作,践行多边主义、团结互助,是全世界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呼吁各国采取以人为本、注重性别平等、充分尊重人权的应对措施。
2.多国人士:服贸会展示中国开放诚意助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多国人士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中国举办服贸会为各国加强服务贸易交流、推动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平台。
尽管受疫情影响,一些参展商没法完全现场参展,但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让他们同样收获满满。多国人士认为,服贸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与各方携手共同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繁荣,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非洲联盟前高级顾问科斯坦蒂诺斯表示,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国通过举办服贸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再次表明中国不仅是全球多边主义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建设更加合理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平等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三、地方时事新闻
1.安徽600多个项目集中签约
9月12日,央企、民企等600多个合作项目在安徽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其中,60个项目在合肥签约,总投资达1913亿元。全省16个市同步"云签约"一批重点项目,项目集中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领域。
2.厦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厦门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40年来先行先试,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外贸投资并驾齐驱。如今,厦门奋勇前进,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最近,78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厦门,总金额800多亿元,涉及高端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及新基建等多个领域。
厦门是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唯一试点城市,产业规模近5000亿元,其中,触控屏模组研发生产基地是全球最大的,并已完成全产业链布局。落地厦门的全球最大的LED光源类高端产品制造和出口基地已经建成,第三代半导体也在这里形成了全产业链群。截至7月,落户厦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近2000家,产值占厦门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有8条规模超过千亿的产业链。
3.四川凉山合力奋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从9月12日开始,新闻联播文字版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专栏,通过本台记者深入7省区脱贫一线的采访报道,生动展示深度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昂扬斗志,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奋斗历程。今天,我们走进四川凉山州,看当地干部群众是如何合力奋战脱贫攻坚的。
走进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一排排颇具彝族特色的新房引人注目,村民们在这里过上了新的生活。
而就在两年前,村里的贫困户还住在破旧的土坯房,人畜混居。村民们靠种土豆、荞麦维持生计,全村351户,贫困户就将近一半。和它一样,凉山州还没有摘帽的300个贫困村都集中在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没有产业支撑的高寒山区,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牵挂凉山州,多次了解悬崖村等地贫困群众脱贫进展。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河村,和老乡们围坐在火塘边,谋划精准脱贫之策。
四、历史上的今天
1.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机关报出版发行
第一份由中国共产党人创刊的机关报《向导》在上海出版发行。
1922年9月13日,第一份由中国共产党人创刊的机关报《向导》在上海出版发行。主编蔡和森、陈独秀领导刊物的出版,并题写刊名。
发刊词说:"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最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现代民主政治,若不建设在最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之上,是没有不崩坏的。因此,"我们中华民族为被压迫的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
2.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入场式中华全国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参赛的有各省市、自治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0个单位10658人。比赛项目36项,表演项目6项。有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664人884次打破106项全国纪录。大会向建国10年来打破世界纪录和获得世界冠军的40多名运动员颁发了体育荣誉将章。
6.1990年9月13日中国最大海上油田投产
第1个年产100万吨原油的海上油田——惠州21—1油田于1990年9月13日正式投产出油。它标志着我国南海东部油田已从勘探进入勘探、开发和生产并进的新阶段,为今后5年这一海域中外双方合作的其他6个油田的陆续建成或投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它位于香港东南方160公里处的海域,系中、意、美等国公司合作开发。
点击进入>>【2020年9月12—13日】时政每日小测验
课程及政策咨询请拨打电话13335657309或扫二维码

























专注公职类面试辅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