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时事新闻
1、《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
2、习近平同古巴国家主席通电话
2月2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劳尔第一书记和你在第一时间向我致电表示慰问,你还专程赴中国驻古巴使馆表达对中方的支持,这充分体现了中古深厚的传统友谊。古方按照世卫组织的专业意见,坚持维护两国正常交流合作,这是对中方防控工作的尊重和配合,中方高度赞赏古方和你本人对中方抗疫努力的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亲自指挥部署,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我们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3、习近平同智利总统通电话
2月2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智利总统皮涅拉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我亲自指挥部署,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习近平强调,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中方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国际合作,防止疫情在世界扩散蔓延。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方防控工作。包括智利在内的许多国家政府和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对中方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4、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进一步指导各地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的通知》,就进一步指导各地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通知》强调,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实施“严格管控、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策略,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北京市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协同防控,引导外地人员逐步有序返京。湖北省周边省份及浙江省、广东省、黑龙江省等重点省份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局部暴发、分类指导”策略,坚决遏制疫情上升势头。湖北省周边省份既要防止湖北省疫情向周边省份蔓延,也要做好对湖北省物资、人员援助及交通保障。全国其他地区要以县域为单位,实施“预防为主、外防输入、内防局部扩散”策略,继续落实“四早”措施,防止疫情反弹。疫情风险较低的地方要在有防护保障情况下尽快复工复产,其他地方要结合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5、全国1037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11.8亿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响应党中央号召,2月26日以来,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踊跃捐款,表达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据统计,截至2月29日,全国已有1037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共捐款11.8亿元。捐款活动还在进行中。
6、教育部:中小学高校错时错峰开学
教育部日前通知,要求做好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错区域、错层次、错时开学方案。原则上高三年级实行省域同步、初三年级同一市域同步。高校开学准备工作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坚持属地原则,错峰返校、错峰开学。
7、公安部:多项交管服务新措施明起实施
从3月1日起,公安部将在部分地区试点实行“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制度”、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采用电子化等新措施,与此同时,租赁车交通违法处理简捷快办等多项改革措施也将于今年3月在全国全面实施。
8、海阳核电1号机组首次大修并网成功
2月28日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海阳核电1号机组完成首次换料大修,一次并网成功。此次大修完成了5505项检修及试验项目,历时45天,创造了我国核电机组首次换料大修最短工期记录。
二、国际时事新闻
1、国际社会:中国政府采取的正确措施富有成效
多国人士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迅速果断采取措施、成效显著,中国经验值得各国借鉴。
国际社会各界人士指出,中方迅速精准施策,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凸显了制度优势。中国还及时同国际社会分享有关信息,为控制疫情蔓延做出了贡献。
多国人士还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明显,对中国战胜疫情信心十足。
哈萨克斯坦总理马明表示,哈方高度赞赏中方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采取的有力、高效举措,对中国负责任大国态度和中国人民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表示由衷钦佩,祝愿中国政府和人民早日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白俄罗斯对外友协主席尼娜·伊万诺娃说,中国正采取一切必要和有效措施抗击疫情,目前的防控情况充分表明,中共中央有关防控疫情的决定和采取的各类措施是精准有效的。中国政府在抗疫的同时强化经济稳定措施,加大政策调节力度,这将释放巨大发展潜能,为实现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2、世卫将疫情全球风险级别升至“非常高”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8日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提升至“非常高”。
世卫组织方面当天表示,尽管疫情在全球蔓延,但中国经验证明,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尽早发现病例,进行严格防控,仍有机会遏制病毒传播。世卫组织专家还表示,目前尚无法确定新冠病毒源头,应避免涉及地域的污名化。
同一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呼吁各国团结一致,全面合作。
3、希腊暂关与土耳其陆路口岸
由于大量难民和非法移民在土耳其与希腊边境聚集,希腊政府28日宣布暂时关闭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陆路边境口岸。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说,希腊对叙利亚境内冲突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承受其他人所做决定的后果。他已向欧盟报告相关情况。
三、地方时事新闻
1、安徽: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月29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回顾总结去年“三农”工作,深入分析当前“三农”形势,科学研判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任务,部署当前及全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张曙光主持会议。
李锦斌在批示中强调,2019年,我省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乡村振兴迈出了新的步伐。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如期完成“三农”工作任务。要围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着力抓好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加快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安徽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2、广东:深圳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深圳在做好防控的同时,出台多项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这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从大年初三逐步恢复生产以来,当地政府通过调配物资、减免厂房租金、发放岗位补贴招聘新人等多项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企业靠前生产,政府做好服务。本月初,深圳出台实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16条政策措施,从房租、用电、税收、社保等多方面,加大对复工复产的支持。
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作为外来务工大市,深圳地铁、公交等陆续推出“同乘信息系统““车厢防疫安全距离预警”系统等,实时监测客流情况。龙岗区卫健局制作50多个科普短视频,向市民普及健康知识,还在全市率先开通健康咨询和心理热线。
截至目前,深圳已开工复工项目1222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94.21%。
四、历史上的今天
1、1923年3月1日孙中山重新成立大元帅府
1923年3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组成称为大元帅府的政府。
由于陈炯明被滇军逐出广州,孙中山于2月21日从上海返回广州。鉴于目前正采取联合北方的段祺瑞、张作霖和西南各省的都督共同打倒曹锟、吴佩孚,考虑到如果恢复非常大总统职位,一定会受到他们的反对,于是孙中山改任大元帅职。3月1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正式成立。孙中山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长、谭延恺为内务部长、伍朝枢为外交部长、程潜为军政部长、邓泽如为建设部长、朱培德为拱卫军总司令、杨庶堪为大本营秘书长。
大元帅府成立后,对军队重新作了部署。陆军分东、西两路,海军舰艇归属中央直辖军。
孙中山在苏联政府委派代表鲍罗廷的具体帮助下,加快了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2、1954年3月1日第一枚真正的氢[dan]试验成功
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珊瑚礁上试验:第一枚真正的氢[dan],从此核[wu]器竞赛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可怕的阶段。
几年来,苏联和美国都一直在研究热核装置,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于1952年在太平洋上,1953年在内华达沙漠已试验了新装置的前身。不过,1952年的那枚炸[dan]“迈克”使用了液态氘,而新的氢[dan]使用了固体氘化锂,使之成为一种实用得多的军事武器。这枚炸[dan]的威力约为1945年摧毁广岛的那颗原子[dan]的500倍。
3、1990年3月1日立陶宛从苏联独立,苏联从此开始解体
1990年3月1日,立陶宛从苏联独立,苏联从此开始解体。
立陶宛,临波罗地海,西南与波兰接壤。面积6.52万平方公里,约五分之四的人口为立陶宛人,其余为俄罗斯人和波兰人,行政中心在维尔纽斯。
十三世纪中叶建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1791年被波兰吞并,十八世纪末并入俄国。1919年独立,1940年并入苏联。
点击进入>>【2020年3月1日】时政每日小测验
课程及政策咨询请拨打电话13335657309或扫二维码

























专注公职类面试辅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