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字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修改宪法是今年两会备受关注的议程。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在听取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之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广泛、热烈的审议和讨论。今天,宪法修正案在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经过表决并获得通过。宪法修改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基础上,将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变成为国家意志。
全国人大代表李士强:作为基层的代表,我们感觉到从来也没有像现在那么祥和,从来也没有想到在国际地位这么高,因此修改宪法是我们新时期的需要,我们老百姓拍手称快,坚决拥护。
全国人大代表吕志成说:对这次宪法修正案的各项条款,我完全赞同,坚决支持。因为它符合世界宪法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的这么一种特征,它必将促进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指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回溯我国宪法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现行宪法自1982年公布施行后,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改,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宪法本事我们讲,法律也是要与时俱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我们说进行了一系列过去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过去想办没有办成的事,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要通过宪法修改,把这些要与改革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把它固定下来。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全国人大代表林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这个我觉得是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的,利于协调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用于统一我们的意志,同时激励我们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新方位、新思想、新使命、新目标,决定了我们又一次面临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历史节点。
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显明:通过立法的方式,沉淀为国家的基本制度,最好的沉淀方式就是沉淀到宪法当中。所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思想转化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这个意义是什么?这个意义就等于是给国家塑造灵魂,一个国家一定要有国魂,一个民族要有族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国魂、民魂、族魂、军魂,这个转化意义是重大的。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它是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国家指导思想同时与时俱进、高度一致。是包括党的路线方针、奋斗目标、决策部署、领导核心都在那里面。就为我们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指引。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修改完善,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国家根本法确定下来。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一次重大修改,意义深远。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此次宪法修改中被载入总纲。
全国政协委员李晓鹏: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经过几十年共同努力和奋斗,中国人民越来越清醒看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重要力量。那么把它载入宪法加以规范和肯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曹宝华:发展到今天,我们也见证了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胜利,人民的生活由原来温饱解决不了现在走向了富裕,所以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正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颁布了4部宪法,每部宪法都在序言中回顾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和根本成就,并在总纲条文中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这次修改宪法,明确地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总纲第一条,有着深刻的内涵。
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在宪法总纲第一条,国体的规定当中载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意义非凡。这是我们充满自信地面向世界的表现,我们进入新时代充满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修改后的宪法在总纲中明确表述:“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把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统一起来,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像苏联的垮台,总结经验教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首先它是削弱苏联共产党的领导,最后导致苏联国家解体,苏联的灭亡。从这个方面来讲,你要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最终你社会主义制度它也是必然地坚持不下去。
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显明:必须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宪法当中固定下来,明示出来,过去我们这个大厦这根柱子好像不是那么太清晰,这次宪法修改等于把这个柱子立起来,亮出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国家立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给这个国家立柱。
党的十八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老百姓是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当然希望我们党有一个核心,有一个坚强的核心能够长治久安,所以对国家副主席主席任期(的修改)是老百姓是完全拥护和赞同的。
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显明:现在我们要把党的领导人,国家的领导人,和军队领导人三位一体化,一体化在宪法上就不能让它有障碍,所以就要对这个体制进行修改。所以这个是全党全军全民的共同要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涉及到中华民族和国家长远利益的一种安排,所以这个修改也是非常重要的。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第二个方面理解,就是保持党的政策,包括国家治理,这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怎么把十九大确定的路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基本方略真正落实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想修改任期制度实际上是给我们国家也好、给全世界也好,相当于吃一个定心丸。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管。
在此次宪法修改中还有一个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就是国家监察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在此次宪法修改的21条中,有11条都同设立监察委员会有关。
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来要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是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体系,第一是讲领导权,要强化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二全面覆盖讲的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职能职责要覆盖到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第三句话权威高效,讲的是你要把党和国家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是对你未来发展改革深化的方向规范,是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的地位,我觉得就能有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为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对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设立监察委员会,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完善,也是对国家政权机关的丰富完善,涉及政治权力、政治体制、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必须由宪法加以确认和规定。
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在宪法修改当中11条涉及到监察委员会的内容,其中在第三章专设一节写监察委员会,规定了监察委员会的地位作用,机构名称,组成人员,任期任届,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六个方面,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法的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姚忠良:这次修宪我们认为,它符合宪法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我们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我们很有信心。
宪法修改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为人民立命的战略之举。我国宪法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只有不断地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