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公考lidegk.com - 旗下联盟网站ahgwyksw.com
资料领取加微信 lidegk
答疑咨询电话 13335657309微信同号
首页 招考公告 政策答疑 学习目录 题库 行测备考 申论备考 面试备考 申论素材库 面试素材库 课程体系
国考 省考 选调生 事业单位 遴选 三支一扶 军队文职 公检法招考 高校招聘 社区招聘 国企招聘 人才引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习训练 申论热点解析 经济热点 正文
申论热点解析:传统产业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
  公考小助手  2018/11/26 9:15:11  收藏

  俗话说“得申论者得天下”,如何得申论呢,申论如何得75分以上呢,ahgwyksw.com公考团队认为除了学习申论理论技巧、刷申论历年真题和积累申论素材外,还要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和高度上看待最新发生的热点事件。为了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ahgwyksw.com特整理了申论热点解析,今天给各位分享的申论热点解析是:传统产业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

  【背景链接】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全力推进,传统落后过剩产能逐步淘汰或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则大步迈进,蓬勃发展,以互联网+、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以“国函1号”文件批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国务院批准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方案》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三市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2018年5月,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8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2018年,在继续深化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启动新一批重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升级、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融合拓展不断深化,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综合分析】

  [权威论述]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和“立”上同时发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也处于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还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亟须加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同时我国也具备转换的条件。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传统增长动能衰减和转向高质量发展“双碰头”阶段,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科技支撑。消费结构升级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巨大市场空间,改革深化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制度供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创造良好宏观环境。

  从实践看,我国整体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创业创新蓬勃发展,产业新动能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传统动能焕发新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地方探索不断深入,部分地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

  [难点]

  第一,对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导致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上的路径依赖,是指认知凝滞,不能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路径依赖,是指在行动上遵循过去习惯的决策,自觉不自觉的沿袭甚至强化过去的路径。

  第二,制度环境不够优化,不能适应新旧动能转换要求。近年来我国“放管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市场主体直接面对的市县和乡镇一级改革不到位,企业仍感到事难办。一方面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障碍仍然较多,部分地方没有“真放权、放真权”,仍然存在审批环节较多、下放不同步的问题,一些竞争性行业市场准入程序复杂、透明度不高。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体制不健全。市场监管机构分散,监管职能分布在不同部门,各部门监管制度和标准不一致,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监管越位、缺位、不到位问题依然突出,抑制了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同时,适应产业新动能发展的新型监管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新动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数据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资源参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因而它的监管也应有别于传统的模式。但是由于新动能出现时间比较短,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监管制度尚未形成,特别是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等仍在建立健全过程中。

  第三,政策碎片化甚至互相冲突,影响政策作用有效发挥。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但由于部门间各自为政和缺乏统筹协调,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体现为政策设计碎片化。截至目前,国家除了对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出台专门文件和批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外,对如何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没有顶层设计,各部门、各地方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出台相关举措,导致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碎片化。第二,部门间政策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

  第四,高端要素支撑不足,“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严重制约新旧动能转换。无论是新动能培育还是旧动能改造,都离不开人才、资金、科技等高端要素。从实践看,高端要素支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瓶颈。一方面,高端人才供给短缺。如目前快速发展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行业面临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的制约,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挖掘算法、大数据建模等高端人才更为缺乏。另一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和技术转移转化困难,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意愿和能力不足。此外,资本“脱实向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

  【参考对策】

  第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需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新旧动能转换是新任务、新要求,它的实现需要时间。从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新旧动能转换可能会带来阵痛,这是改革必须经历的阶段;但长期来看,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是实现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放眼长远,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等密切相关。因此,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既要坚定信念,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也要尽量提升转换效率,抢占改革先机,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让政府和市场和谐共振、双重发力,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简政放权,为新旧动能转换清阻破障。把本该属于市场的权力从政府中削减,归还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要创新管理,为新旧动能转换保驾护航。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退出市场,只是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掉,该管的仍然要管好。政府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思路方法,做好顶层设计,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全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旧动能转化中的功能和优势。再次要优化服务改革,为新旧动能转换加油助力。政府要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及时调整相关制度、政策、法规,推动制度、政策、法规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科学化、便利化、灵活化,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全面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处理好新旧动能转换与稳定经济增速的关系。在创新驱动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严重依赖旧动能已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通过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才能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为此必须破除对旧动能的依赖,倒逼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否则一旦错过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窗口期,将长期陷入经济低质量发展的泥潭。同时,我们还要做好新旧动能的接续,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结合的。决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扶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同样刻不容缓。

  第四,处理好新旧动能转换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经济转型期也往往是社会矛盾多发期,必须正确处理好新旧动能转换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一方面要切实关注好民生问题。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做好失业职工分流和再就业安置工作,增强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能力。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另一方面要重视风险评估,对社会矛盾有所预警、预判。在出台政策和重大项目实施之前,要认真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细致做好配套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要密切关注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务违约风险等潜在金融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微信lidegk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课程及政策咨询请拨打电话13335657309或扫二维码公考微信加微信咨询
推荐阅读
面试备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及免责声明 - 关于立德公考
微信:lidegk 电话:13335657309
Copyright ahgwyksw.com 皖ICP备皖公网安备号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