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
A.庸俗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进入题库在线做题,获取更详细的解析。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绝对运动
D.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进入题库在线做题,获取更详细的解析。
3.“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A.客观事物(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
B.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C.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进入题库在线做题,获取更详细的解析。
4.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B.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C.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进入题库在线做题,获取更详细的解析。
5.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进入题库在线做题,获取更详细的解析。
加微信lidegk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课程及政策咨询请拨打电话13335657309或扫二维码
加微信咨询
课程及政策咨询请拨打电话13335657309或扫二维码













推荐阅读












立德公考
专注公职类面试辅导训练
专注公职类面试辅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