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 【小提示】如需老师单独批改请加微信:lidegk 【参考答案】传统与现代齐飞文化共创新一色 "天问1号""嫦娥工程""鹊桥""鸿蒙",这些充满文化气息的命名,诞生在几千年或几百年的诗句之中,出现在民间流传的神话中,出现在经典读物的词本中,却被用在了几千年之后的高科技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从来不冲突,它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它深刻的含义和美妙的音节,滋润着每个中华儿女的骨血,现代让传统更亲切鲜活,传统让现代更丰富厚重,二者相互统一,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生机。 现代让传统更亲切鲜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有通过普适性和广泛性的传播,才能让他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而现代科技的出现,正是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助推器。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家底",我们从来不缺少优质内容,关键在于以"新"夺人,用新业态、新模式、新途径来"活化"传统文化资源,吸引人们的眼球。诸如《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可见,现代化的创新解锁了传统文化IP的"流量密码",提供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无限可能,为传统文化"活起来"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和发展方向。 传统让现代更丰富厚重。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传统文化尚变、包容性极强,具有在整合中创新的特质,因而能够通过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国风文化就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它通过新奇的创作手法和符号修辞策略,将音乐、服饰、造型、场景等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青年文化、流行文化符号进行提取、编织、组合,并以青年惯用的符号传播和互动模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和广泛传播,成为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表达。国风文化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彰显,它的本质特征和优势就在于通过新奇思维和创意方式,激活、重述和再现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活起来",使现代文化更厚重更鲜活。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发展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科技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记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统文化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让世界也能看见中国美。传统与现代齐飞,文化共创新一色。 【加入收藏】
|